重联通、重应用,构成辽宁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两大关键词。在“互联网+医疗”的浪潮下,辽宁省以政府为主导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也正火热。辽宁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大南表示,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改的一步“先手棋”。建立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卫生信息网络,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了抓手,让百姓拥有了更多获得感。
终结信息化孤岛
辽宁省卫生信息化工作起步在全国并不算早。但在王大南看来,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的劣势,却恰恰带来了后发优势,利用这种后发优势,该省一举实现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弯道超车。
强化顶层设计,是辽宁省抓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大法宝。该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韩明惠坦陈,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最初动力往往来自医院,这也导致了信息化发展水平良莠不齐。一些医院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但仍有许多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很低。若缺乏顶层设计统领全局,就会导致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有限,形成难以打通的信息孤岛。
把信息联通起来的“枢纽”,正是按照全省统一标准建设的各级卫生计生信息平台。据辽宁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杨佐森介绍,该省的设想是按照“1+14+N”模式部署“健康云”,即全省统一开发一套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基本药物、综合管理五位一体的应用软件,建立一个全省集中数据备份中心,14个地市分别建立市级业务平台,并根据各市监管和服务需求,在平台上加载N个应用系统。
目前,该省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员人口三大数据库为核心的省级卫生计生综合平台已经建成。2014年~2015年,该省陆续开发了综合管理、妇幼保健信息管理、干部保健信息管理、免疫规划、慢性病管理、卫生监督管理、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新农合异地结算、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监管、区域合理用药、第三类医疗技术监管等30余个应用系统。
今年10月,沈阳市从19家三级医院切入,启动智慧医院建设工程,预计到2017年年底实现市属医院从诊疗流程到质控体系,再到运营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该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陶庆才告诉记者,已制定完成的《沈阳市智慧医院·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明确提出,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能够将其他医院的患者诊疗记录整合到本院电子病历系统中,并能外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实现交换和共享;医院信息系统要具有与上级医保部门进行信息交换的功能,并能够向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定时上传有关医院医疗质量、运营管理的数据。
陶庆才表示,打造智慧医院必须标准先行。只有把联通共享作为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原则,才能为患者就医、诊疗服务、决策管理带来一场真正的革命。
为行业监管提供“炮弹”
“行业监管不仅要靠制度,也要靠技术。信息化‘不讲人情’的特点,恰恰很符合要求。”韩明惠表示,在信息化系统里,每一个医疗行为都会留下痕迹,由此行业监管有了充分的数据支持。“信息化提供了充足的‘炮弹’,接下来就看职能部门管不管了。”
2015年1月6日,经辽宁省密码管理局批准,辽宁省卫生计生系统数字证书注册中心成立,并面向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提供电子认证服务。杨佐森介绍,在使用电子认证服务的医疗机构,医生每一个行为都会被盖上“时间戳”。医生必须按照流程规范在规定时间内下医嘱、写病历,事后补写或更改都会留痕。明年年初,该省将完成省直医院数字证书应用改造,并纳入全省认证体系,年中将完成全省14个地市的电子认证平台建设工作。
记者了解到,该省的区域合理用药与监管系统也将投入使用。此后,医疗机构只要与合理用药平台对接,即可为每位医生的给药方案、给药剂量提供合理建议,相关部门对抗生素和辅助用药的使用监管也由此有了可靠的抓手。
24小时内未完成患者入院记录,一条质控短信将发给管床医生;若不及时纠正,系统会自动继续向上反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郭启勇介绍,为了管住医疗质量,该院建立了自反馈式管理系统。以电子病历自动质控项目为例,每天凌晨系统开始对全部在院病历自动运行质量检查,再将检查发现的质控缺陷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到各级经治医师的手机上,提醒其及时纠正缺陷。
除了监测医疗质量数据,省级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各家医院医疗成本、医药费用等经济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杨佐森举例说,通过对不同医院治疗同一病种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测算比较,可能会发现某些医院存在过度医疗情况或治疗不规范问题;而通过对门诊及住院次均费用和患者自付费用比例等关键指标的监测,则可以提示行政主管部门对费用明显高于地区平均线的医疗机构进行问责。
与新农合管理深度融合
在辽宁省,信息化手段与新农合资金管理也实现了深度融合。营口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姜广伟说,该市取消了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款垫付制,通过银行将新农合补偿款直接补到患者本人居民健康卡中,有效防范了定点医疗机构利用垫付制套取新农合资金的行为,真正做到新农合基金在医院封闭运行、安全使用。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新农合资金进行监管,该市的一个县一年就节约了2000多万元。
姓名、身份证号、病种、转诊时间……营口市鲅鱼圈区新农合监管办主任石钢的手机里,装满了写有外转患者信息的短信。石钢告诉记者,从2014年起,该市开始实行新农合网络电子转诊,由监管机构实时审核。这项制度的建立使转诊定点机构无法修改转诊内容和时间,有效控制了“人情转诊”和事后补办转诊手续、篡改转诊内容,控制了新农合资金的不合理支出。
如何对异地就医医疗费用进行核查,一直困扰着新农合管理部门。姜广伟说,为破解这个难题,该市借助外力,利用合作保险公司遍及全国的服务网络、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充足的人力资源,对异地就医患者由当地保险公司派人到医院逐一核实费用、病历等信息,并反馈给新农合经办机构。2014年,该市共核查案件1398件,发现问题13件,拒付金额50.48万元。
杨佐森表示,今年年底前,辽宁等10省卫生信息化平台将完成与国家信息平台的对接。届时,新农合异地就医核查有望在加入平台的省际间实现。